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需多点发力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23-03-15 20:25:59


【资料图】

作者:陈凯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郭锐 中国科学院大学特别研究助理

一组有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2022年增至36.7%,创5年新高;其中的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司徒国海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和院所的成果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存在大量“沉睡”专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更多创新性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

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证明高校科技成果在有效转化方面存在较大挑战。这不仅会导致科研团队精力浪费、科研积极性被削弱,还会造成高校资源投入浪费、科技成果“沉睡”等多重损失,令人遗憾。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多样,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主要职责的高校,当前在科研组织管理和能力支撑方面,无法实现有效的需求导向。

高校科研组织管理方面,高校科研面向外部市场的产业链机制不够健全。如高校科研人员在项目立项阶段,往往与企业需求对接不紧密,决策过程也缺乏专业的市场前景与产业化潜力评估,这就使得落地的科技创新活动偏离市场需求。

从校内来看,受编制、考核方式等影响,高校较难吸引到同时具备知识产权、管理经验、行业知识等复合型背景的专业人才,部分高校仅由学校科研处代为处理科技成果转化事宜,在自主处置权上限制较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复杂、周期较长。同时,人员激励机制,如薪酬、工资评定、职位晋升等也不完善。这些,都削弱了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动力。

高校科研能力支撑方面,目前,我国高校有些学科的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匹配,跟不上产业不断发展的脚步。部分高校践行的科学线性式的科研组织模式,其内部科技创新与外部创新形势有时各成体系,存在创新要素销蚀和资源重复浪费等问题,不利于推进产业链融合,阻碍了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在高校质量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之下,目前专利申请和考核大多还集中在申请数量层面,对专利转化相关指标的设置较少。部分高校研发人员申请专利的动机,也往往是为了完成科研绩效考核指标、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缺乏对科研成果可转化性的思考。

此外,当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更多是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在此类经费配置的导向下,高校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的重视程度,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还有些高校获得科研资助的方式以竞争性经费为主,高校科研人员需要到处“化缘”,经各种渠道申请科研项目,导致无法专注于自身研究领域深挖,不利于形成重大创新突破。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高校供给端和市场需求端共同发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高校需要引导科研活动面向市场需求,优化科研组织模式,推动科研资源有效配置和协同组织,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可转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多元分类科研评价方式,激发科研人员的动力。另一方面,需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及时、有效地反馈市场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真正用功于我国的科技创造。(陈凯华 郭锐)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